清大总裁班报名电话

18519998816

首页 > 新闻资讯 > 康养产业:不确定环境下的确定机会

康养产业:不确定环境下的确定机会

清大总裁培训中心 2021-05-06 新闻资讯 294

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养老、健康等社会热点的关注度日益增强。为满足人们高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在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出现了众多新业态,康养旅游应运而生。康养旅游是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身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


“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提到,到2022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


人口构成的急速转变所带来的,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正在形成。老年人群体量带来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其实并不逊色于“z世代”,但由于社会对“银发市场”的低估,与其相关的市场还未完全开发。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老年人消费趋向更偏向精神层面的发展,旅游、健身等项目已经成为老年群体的主要消费偏向。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驱动,健康服务行业逐渐扩大,以激活老年市场为目的的康养产业逐渐兴起,并随着养老支付体系逐渐完善,大健康、基因测序、生命医学、中医养生、养生旅游等众多康养产业相关概念备受市场和资本关注,房企、险企、国企等复合型企业开始挺进养老产业


多业态撬动亿万蓝海市场,随着消费需求的精细化,除了老年人群,以养生保健为目的的中青年人群、医疗康复为目的的疾病人群、美容美体为目的的健身偏好人群等也成为康养产业新一代的消费群体。


当前康养产业呈现市场需求庞大,发展前景广阔,但有效供给不足,康养产业还面临着亟需解决的难题。


如果说度假旅游是消费者对生活质量的诉求,那么康养无疑上升到了更高层次,是对生命质量的一种追求。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人们这样描绘晚年生活,“找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生活”,可见“宜居”已经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


正是因为看到了人民对生活的无限期待,原本以“养老”为初衷的康养产业逐渐扩展到大健康、基因测序、生命医学、中医养生、养生旅游等众多领域;也正因为这个产业有着无限潜力,康养产业也吸纳了中青年人群、疾病人群、健身偏好人群等新一代的消费群体。


“康养不等于养老”,这是康养产业不断强调的重点。


虽然康养产业的初衷是服务老年群体,但近几年,以养生保健为目的的中青年人群、医疗康复为目的的疾病人群、美容美体为目的的健身偏好人群等也成为康养产业新一代的消费群体。面对越来越多元化的消费者,“全域康养”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康养产业需要因地制宜,不是所有的区域都有康养资源。


近年来,以文旅为主题的康养小镇逐渐兴起,按照地域性质,康养小镇又与其它产业相融合,打造“康养+农业”“康养+工业”“康养+医疗”“康养+旅游”“康养+运动”等综合性康养项目。


虽然康养产业蕴含无限潜力,但并非所有区域都能搭上这辆“顺风车”,康养产业与度假村产业存在本质的区别。成熟的康养产业需要医疗、娱乐、颐养教育、服务等众多行业的整合,通过“从产品到服务”的全链持续运营实现资产增值,而并非是度假村地产售卖物业盈利模式。


康养不能和医养划等号,康养更注重健康服务产业。


当前国内康养旅游业有“医疗+旅游”和“养生+旅游”两大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医养不是康养的核心,医养只是康养产业下健康服务中的一个版块。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康养产业更倾向与大健康产业划上等号,涵盖了包括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医养只是其中一部分。


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康养产业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界定,消费者与市场将康养错误的认为是“健康”“养老”两个产业的结合,因为概念性的混乱,康养成为一个亟待破题的产业。


想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大学康养产业研修班的相关内容,可以联系在线老师获取!

分享:
cache
Processed in 0.008747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