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的4大常见难题,你中招了吗?
当前,在经济新常态和改革“空转”情况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及热点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中国与世界经济高度关联并将产生深远影响。新时代催生新要求,新时代呼唤新模式,新时代锻造新龙头。新经济形态的不断涌现及市场竞争模式不断产生的新变化,推动着企业管理模式快速向前发展,时代赋予的一系列的新变化要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我们的企业家们,必须具备创新的思维、崭新的视野、宏大的格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不断更新的知识,才能在新时代为企业铺好路、把好舵,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每个人都懂得道理,企业家在成立公司以后也会相应地建立公司的规章制度,这并不难。困难往往出现在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很多意料不到的问题都会发生,让企业管理者措手不及。
管理规定难以执行,怎么办?
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考虑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配套措施。
首先谈必要性。企业应该首先针对紧要、迫切的问题制定规章制度,力求规章制度能够切实解决企业问题,而不是单纯追求好看。
其次要考虑制度的可行性。在制定制度的时候,需要与高、中管理层和制度负责部门充分沟通,明确定义制度的适用范围和目的、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最后制度要推行,配套措施也不能少。首先要对制度相关部门和岗位做好培训,使他们充分理解制度的内容。其次,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措施,确保违反制度的情况要受到处罚。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保证制度执行不走样。
员工岗位调整后,不认同现在的工资制度和工作方式,怎么办?
员工进入新的部门工作,应该安排一个老员工帮助、辅导他们。从业务上给予具体指导,帮助他尽快独立开展工作。
有些员工调动岗位后,工资变动较大,难免有情绪。这时候,部门经理应该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如果员工还是不能接受新的岗位和工资,则应该与人力资源部门联系,商讨是否调动员工的岗位。
员工过分强调业绩,不重视制度时怎么处理?
伴随公司的发展,逐步规范公司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但规范化管理需要一个过程,从没有规范到不太规范再到比较规范,需要时间和员工的逐步适应。
具体行动时,可先制定一个条款较为宽松的管理制度,让人们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如果时间允许和有必要的话,可以规定一个模拟运行期。在此期间,只检查不考核,奖励制度执行好的部门和个人,引导员工从心理、行为上适应新制度。
制度执行一段时间,员工已经习惯和适应之后,再根据情况需要,细化制度条款,明确考核奖惩措施。由于员工前一段时间已经适应了制度,在这个基础上,再接受细化的制度,难度就会小很多。
推进绩效考核时,是否要充分量化工作?
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是一项严谨、科学的工作。根据员工的岗位和工作职责,首先应该提炼每个岗位的考核项目,对项目界定清晰、明确的项目内涵。明确考核的计算方式和考核目标。
考核项目的数据来源最好来自第三方,以保证数据的公正和准确。科学分配考核项目间的权重,明确重点,分清主次也是很重要的。在制定考核表时还要明确考核周期。考核结果出来后,主管应及时进行绩效面谈,帮助员工明确工作改进的方向。
管理制度制定之后,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去发现不断去解决,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组织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去不断完善公司管理制度,而不是把制定好的管理制度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北京大学企业管理素养研修班”将引领企业家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突破同类课程仅限于“术”层面进行讲解所导致的同质性,以前沿的课程内容,多层次、多维度的延展领导者的视野,把握政策形势和企业命脉,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渠道创新,内外兼修,让企业家的领导魅力得到升华,保持企业基业常青。
无论您处在哪一个行业,无论您的企业是大是小,北京大学企业管理素养(EMD)研修班全新的管理思维,将帮您探究突破瓶颈的有效路径。可以让您明确方向,掌握竞争成功之道,确立市场优势地位,告诉企业向何处去?怎样去?如何提高竞争力?并有效地达到目标,保持持续的赢利能力。如果您还在经营的隧道中痛苦地跋涉,对未来感到迷惘,在这里,我们将与您共同探索新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的全新理念,破除传统管理的迷思,破解全球最卓越企业的成功基因,把握新经济时代经营制胜的法则,开创21世纪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程。
想了解更多关于企业家培训课程的相关内容,可以联系在线老师获取!